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起與結

期中考後,越性讓自己作另類的人。只讀想讀的書,寫想寫的字。教科書除了上課外,隻字未碰。也不為什麼,只是上次經歐老師提點:不做那些「昨是而今非」的事,而要把握「昨是,而今更是」。當下便萌生這樣的心願,希望在這一段歲月純為自己的生活好好耕耘。

冬夜回到宿舍,每每最期待的是沖完熱水澡後,全身縮在厚外套裡,在暈黃的桌燈前佐茶讀書。那一夜,以及之後的好幾夜便全然獻給這一書。讀到睏了倦了,索性爬到床上就寢,一夜好眠。日子過得簡單。其中我對幾本小說的作者其實陌生,我們在圖書館裡碰頭,我隨心將它從櫃上挑起,鑽進故事裡去。閱讀小說的過程之於我是特別的。以前一心想由故事裡迅速地獲得什麼樣的大道理,好像自己是能人翻個幾頁就能讀懂什麼寓意、成敗……棒喝生命的重要啟示。可惜這種過度帶有目的性的閱讀在後來只讓我一無所獲。況且我慢慢體認到:我只是一介平凡的讀者。還無能識見什麼細緻的內在意涵,或許連最表層的文意也沒有搆著。閱讀一本一本的小說,似乎也就是一則一則故事的起與結。無論情節平鋪直敘或是跌宕起伏,來到小說尾端,往往心情只如毛筆輕沾,「哦,」的一愣。還在逗號中,幕已陡然落了。偶一能讀到舔進心窩裡的文字,已是滿足。

池莉《致無盡歲月》說:「我們在不自覺的行為中發展著生活的細節,發展的當時覺得這些細節毫無意義,乃至無聊但當最後的謎底揭曉,我們在激動之餘是怎樣地後怕呵。」有許多意義,也許要等到很遙遠的某一天,我們才會頓然明白當時對自己的影響。現下讀這幾本小說,於我而言更近似「體會的過程」,亦是耐心的培養。所經過的文字會蟄伏在意識裡,以無形、無知的方式潛移生活與心性。

不過,我只是想說:假期結束了。

兩、三個星期以來我蹺了許許多多堂課,也沒能跟上進度。上課對我來說已頗為吃力。每一件事,很公平地自有相對要付出的代價,我也不後悔。期末考將至,我可能追趕不及。但是,只告訴自己:既然素日不喜歡「摀著耳朵喊我不懂我不會!」的一類人,那麼也期許自己不要成為拒絕學習的人。還有三週的時間,都可以努力。

一個人既要越性,也能懂得收性。

- 
今日陪墨塔到北一找他的老師。我在操場邊佇立了一會兒,樂聲響起。迎面的風吹得臉頰好舒服,藍天還透出偶然的陽光。我靜靜地端詳著眼前走過的綠制服少女她們一個個開懷大笑、奔跑亂跳、嘰嘰喳喳地交談,有的很醜地唱著俗又逗趣的歌兒。那時我沒戴眼鏡,眼前是一片朦朦的,看不清每一位少女的臉龐。但是,就有一個氛圍突然昇起來了。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