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交換

清早我撥了電話給媽,告訴她帳戶裡的餘額已所剩不多了。媽說她知道,今天便去存款。話筒裡傳來的是叫我不用操心的語氣。一直以來自己對金錢的需求是不高的,除了在食物上是任性了點,在其他方面都算節度。大一的時候曾養成記錄支出的習慣,只是後來因為太煩瑣、記錄不實而作罷。大錢小錢,總會有幾筆金額遺漏。我明白:我所記錄的,必定小於實際花費。然而,單單是看記錄的數字,我就感到壓力。因為,我不曉得若單靠自己的手該如何賺得。

學期初總需要大量花錢,學雜費外,書籍的費用更是貴得嚇人。總在這幾個禮拜,領錢的頻率會迅速增加,戶口的金額會急遽下降。我的心總是揪了一下。

媽晚上來電,告知她已存入足夠的金額。她說一直到郵局快關門前她才想起這件事,慌慌張張趕去。我想媽也牽掛著我要繳書費的事。

我剛才又去領錢了,鍵鈕胡亂一按刷地吐出鈔票。此端人手裡輕易捏著的薄薄紙鈔,是彼端人如何用汗水和時間換來的呢?活了近二十年,還是覺得自己始終生長在保護膜裡,生活樣貌建立在父母的年華歲月。一個人的茁壯是另一個人的老去。
 
世間每一件事原來都是「交換」。Trade-off。我真喜歡這樣的字。

如實的說,一年前的自己不很喜歡管院。讀了一年後,管院會比較被我形容為職業培訓所。它講求的是外在的務實面,教你如何與現實的社會搭上橋樑、適應生態,但缺乏做為一個人的內心、情感面的探尋。後者,但憑各人修行。所以我選擇以文學作為心靈的靠岸,是我累了倦了可以歇息的桃花源。很有趣,在管院常常聽到的是「競爭」的黑暗面;但提到文學我感受到的是「取暖」。兩者都是構成社會的元素。

我還處在保護膜裡,不解社會萬貌。我私心希望自己能夠早些自食其力。如果生活條件必須以某些代價作為交換,那些代價也應由我身上奪,而非親愛的人。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擾動

開學,每天清早七點四十分起床。一股秩序重溫舊夢般成形。期初前幾週總是這樣,人人忙著加退選跑大地、彼此招呼、新老師新教室新態度。我以為經過一年的洗禮,大二便對起始的匆忙節奏安之若素。但,沒有。我的心還是很雜沓,有股氣悶積壓在心。一種不確定性令人不安。
 
時時得看錶盤算該提早多久進教室。沒修到課的人一心想加簽,洪流般湧入教室。已順利修上的同學也無暇從容,因為教室有沒有位置、是否擠滿人潮都是未知數,隨時都要以準備的姿態預警著。每一門新學科的應對同樣苦惱著人,其實說穿了是自己沒有信心能否學得紮實。這學期我的課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數字,個經中會統計貨銀投資線代。教授說:大二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對於每個系都是專業的開始。因此自己也不存有什麼埋怨,除了時而喊累外大概也能安安份份地過活。
 
只是,我深深明白:我的生活元素始終需要人文學科相伴,我離不開的!所以額外選了二堂人文學科通識。其中一門是哲學,這是我較未接觸的領域。即使曾在書店翻看,也因程度不夠而作罷。我希望這門課可以是一個橋樑,搭起我與哲學間的緣份。

提到緣份,同學說:「有些人在初認識時,你未能和他熟悉起來,日後要熟絡的機會不多了。」是的,我在這兩天深有同感。對於不熟悉的朋友,碰頭,連一聲招呼都顯得突兀生硬。不過沒關係,緣份如水自有來去。我相信可遇不可求的美話。該你的便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強求不來。結識需要因緣,以何種角度嵌入他人的世界會造就他對你的印象。

期盼焦躁的開學時節趕緊消逝,回歸到井然有序的生活。我想那種生活還是會很忙碌,但忙碌中自有優雅,心也安定。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寫文

馬上要開學了,兩個月的美好暑假倏忽消逝。我常常回到這裡,空空靜靜之地,悄然在旁凝視過往片片段段。卻興不起提筆寫字的想法。然而歲月過去,我看見自己未留下一點兒痕跡,感到一絲絲難過。

長久以來,我期盼能紀實當下的感受及情感。我知道,人是容易遺忘的動物。情感的跳動會隨著時序推移而風吹落熄。有一些人事雖長存記憶,終究會漸漸改變形式。當記憶再次經過回憶洗湅或浮印早已失真。

但,寫文章何嘗是件容易的事呢?

昨天清早,身邊的學長寫了篇獨白般的文字,敘述他的生活。我的心突然揪地一下。我瀏覽過他以前的文章,泰半是學術性語言:書評、影評、樂評。很理性的文字闡述一切。透過他的文字,我難以理解他的人,只能曉見他學識豐厚、邏輯清晰。我曾經問他:有想過寫一些心情或貼近生活的嗎?他說以前會寫,但現在不常寫了。所以,重新見到他發表這類文章時,我昇起感動。

文章寫自己,令人情怯。畢竟,有多少情感是自然坦蕩蕩,可以不在意他人視探呢?發表的文字經歷一番糾結,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什麼該藏起來、什麼被看見會羞赧筆力不足無法描繪真實考量的因素太多乾脆罷手不寫。回到微網誌世界,帶過就好,輕鬆平淺。

寫文章,不容易。

可是我還想持續地寫。我相信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筆觸都會有所變化,因為心境在轉換。期盼回首來時路,我預見的是自身以不同樣貌結晶而成的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