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秦始皇》讀書感



閱讀呂世浩老師《秦始皇》,對秦始皇的形象有了更立體的認識。

什麼叫「立體」的認識?一般在面對人物時,我們往往只會選擇一項最鮮明的特質,在心中予以塑形。簡單的例子,就是幼年看卡通,只想迅速分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然後站在好人這邊。歷史上,關公的「忠」、曹操的「奸」;《紅樓夢》裡「性靈」的黛玉;「精明世俗」的寶釵形象,都長存一般讀者心中。

這種分類,也許是出自大腦理解的需要,將人事快速歸類以後,賦予一固定形象,未來再見到了,就不用耗時間摸索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我讀文學至今的體會是,要認識一個全面的人,就不能滿足於用一個形象去概括、論斷一個人的一生,否則你看不見人性中更幽微深沉、相互衝突的複雜內涵,也看不見一個人隨著時間的轉變。

一、個人在時間中流轉

以前讀歷史課本,秦始皇的形象是什麼?

暴君。

課文會連篇累牘描述他如何焚書坑儒、役使疲民興建阿房宮、築長城……等等,核心不出「暴君」的形象。有的漫畫甚至把他畫得很腦弱。但這其實是始皇統一天下後的「走鐘」形象。登基以前,呂世浩老師告訴你,秦始皇是一個懂得察納雅言、禮賢下士的人。

舉三個例子:
  1. 始皇年幼時,政權為母親趙姬所把持。趙姬有一個情夫叫作嫪毐(這名字取得頗糟)大受寵幸,因而國政「事無大小皆決於」。擁有實權的毐自然不願讓始皇有一天登基以後,取代了他的權力,因此一直阻撓始皇「長大成人」。

    什麼意思?
    始皇得拖到22歲,才成功舉行「冠禮」,象徵他已成人,可獲得登基地位。但這時毐立刻帶兵造反了,終於為始皇所殺。他也沒忘記,是誰一直寵幸嫪毐,讓擁這麼大的權力。憤怒的他於是下令把母親流放到外地。不能殺母,不見總行吧?

    卻有一個
    齊人叫茅焦來晉見他,提出諫言:陛下剛即位不久,勢力還未定。中國向來以「孝」治天下,今天您把母親流放到外地,存心與根深的倫理過不去。他國要是知道了,難道不會背棄您嗎?

    怒火再旺,始皇
    聽了也立刻把秦母迎回咸陽,居住於甘泉宮。

  2. 後來秦國爆發「鄭國渠間碟案」,引起本土與外來勢力二方衝突。本土派逮到機會,向秦王勸諫:「應該把外國門客通通攆出秦國,他們都是其他國家派來的間碟!」

    一個楚國門客上《諫逐客書》反對。他說:秦國要壯大,得靠英才群集;而天下之大,英才不會只誕生在秦國,秦國還須網羅四方人才才是;今將人才統統趕出秦國,豈不存心與他們結怨,還壯大外國的勢力,在幹麻?

    秦始皇也採納了他的建議,還重用了他。他是未來秦國的丞相李斯。

  3. 秦國的勢力後來已壯大到非六國可敵,卻有一名魏國人尉繚,前來面見。他警告,六國與秦國雖實力懸殊,但假如聯合起來攻打秦國,未必沒有勝算。

    秦王聽了,請教解方?尉繚回答:「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兒,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方法不難,只要願意割捨錢財,賂賄他國豪臣們,讓他們紙醉金迷,紈袴終日,自取滅亡即可。秦王聽了,「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讓尉繚享有跟皇帝一樣的尊榮待遇。 

這三位諫言者都來自外國,在關鍵情勢中,要求二十幾歲的始皇吞忍原有的氣性和欲望,去做他可能不想做的事,而始皇都聽進去了。這是統一天下前的秦始皇。 

二、觀察一個人的本質,見其兩端 

「一個人的品與格,在生命低谷,或權勢高峰,最能真實呈現。」大學教領導力的老師曾經這麼說。這句話在始皇身上,似也印證了。

他的權勢高峰,莫過於統一天下那一刻,終於如願。接下來,我們觀察他想幹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結果是,顯揚自身的偉大。

他說:「寡人以眇眇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歷史上沒有比自己更偉大的了,歷代諸王的名號(包含最被尊稱的「泰皇」)已經配不上他了,於是他始創「皇帝」的名號,並命自己為始皇帝。

他也廢除了諡法(皇帝死後,後人以其一生作為,給予一二字定評的「諡號」),因為沒人有資格評價他。

此後,他已不容許異議諫言(否則殺殺殺)、開始在四方大石自讚,刻下自己的德政。他為了蓋「完全筆直」的大道,又剷山填谷,與天地對著幹。他把六國原有的皇宮搬到咸陽享用不盡,又思興建阿房宮…他逐漸走向我們熟悉的「暴君」形像。

為什麼統一天下前後形像差這麼多?想想肇因不過如太史公所說:「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能及己

驕傲。

驕傲上身,完全改變了一個人,轉向自欺、轉向掩耳盜鈴、轉向自我慾樂、轉向自毀。

我們乍以為這樣的人很可笑,他反映的卻是人類的共性,共通的弱點。歷史是一門重蹈覆轍的學問,以史為鏡,我們只是勉力嘗試多出幾分自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